看電影其實比上課還累。 同樣的時間內,電影傳遞的資訊量非常龐大。
如果是沒演技爛劇情的片子也就算了 。
<--大部分時候都感覺空洞的食之無味,好像上課發呆那樣。
但遇到真正的好片時,屏息凝神、一個鏡頭都不想放過不說,
有時發現自己還是邊皺著眉頭邊看的!
因為情緒波動大吧..電影拍得好的話,是非常具感染力的呢!
這部片,開頭一分鐘內就緊緊吸引我的注意,
就像美人下樓,不用看到她全身,光先看到裙擺與優美的腳步身姿就很吸引人了吧!
有些絕好的電影真的是開幕的一分鐘就能立判雲泥之別。
之後的五分鐘我是邊皺眉邊屏息的看著,大氣都不敢喘一下!
又發現一個璀璨的導演! !! 超興奮的!
他是那種看完這部作品,你會想把他以前作品都再找出來看的那種導演。
這部﹝就像在天堂﹞,距離他上部作品18年。
但也有人說:「即使再等18年才能看到導演的下一部作品也絕對值得」。
這個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瑞典北方的小村莊,
其村民的無知、壓抑、封閉、蠻橫,與隨處可見的暴力陰影(家暴、言語暴力),讓我想到﹝濃情巧克力﹞發生的場景。
同樣是壓抑的村民、古板的牧師,以及一個遠方的旅人..
帶來巧克力/音樂化解戾氣,解放心靈。
所以我會有這種感想:
1. 歐洲這種牧師像討厭鬼似的封閉村莊很多是嗎?
2.中古時代是教會的天下,那時無知蠻橫封閉的村莊那麼多,又到處都有擔任村民「心靈箝制者」的教會存在,難怪叫「黑暗時代」,真的很恐怖的生活啊!
主角是個天才指揮師、音樂家、小提琴家,
片子就從他在金色的稻麥中拉小提琴,接著被找到他行蹤的村裡惡童給痛毆開始..
(背景是交響樂)
這位神經纖細的藝術家、音樂天才出生在一個無知粗暴的未開化小村莊中,
從小心靈受到傷害。
長大後成為出名指揮家的他,心底依舊有疙瘩,表面上看不出來,
但其實他的人生已被嚴重影響。
這在「完形心理治療學派」中被稱為「未竟事務」(unfinished business)。
所以在健康惡化後,他重回這個野蠻的小村落退休。
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回來,但其實他是要來完成這個未竟事務。
>>我從小的時候,就有一個夢想,創造能打開人們心扉的音樂。
音樂感化人心化解戾氣,向來是電影理想工作者夢想的主題之一,
但未必盡如本片的格局恢弘、關懷面廣闊。
這部片真的是擲地有聲!
「音樂化解戾氣」和「跳舞豐富人生」一樣,是廣受歡迎早被用到爛掉的題材。
前者我看過最早的﹝修女也瘋狂﹞、﹝放牛班的春天﹞到﹝搖滾教室﹞..
後者有﹝來跳舞吧﹞、﹝獨領風潮﹞、﹝迷情哈瓦那﹞..族繁不及備載。
受歡迎的同時就是公式化出現,到最後,它不一定能拍出片子最重要的初衷:
--音樂的淨化心靈與舞蹈的解放人生。
﹝來跳舞吧﹞和﹝就像在天堂﹞是其中翹楚,程度上而言,我可以說他們的成就是同類型的片遠遠難望其項背的。
這部片就是有這麼好!
說它像﹝濃情巧克力﹞,那實在也低估了它在人性刻劃與深度關懷上的成就。
﹝濃﹞片以巧克力般濃郁魔幻的手法,拍出一個其實該歸類到美食電影去的作品。而﹝就﹞片對於村民的封閉、牧師的妒忌..等等情感描述,相對來說就真實得多了。
所以他們取向其實是完全不同的,即使故事大綱好像是類似的..
在念完整學期心理治療的今天(早上才交了學期檔案夾,正式完結),剛好給我遇到這部片。
這片的主旨其實很簡單,就是人本主義:
人天生有向上向善與自我實現的潛能,只要你提供給他們環境與機會。
這說來簡單,但面對一群村夫愚婦你談談看「自我實現」啊?
像變魔術又像不可能的任務,但細看下來,你知道它其實無比真實,
看每一個畫面、聽到每一段配樂,都能同時揪緊你的心靈與眉頭! 一刻也不放過!
總之,這是一部無論就音樂與情緒渲染、畫面構成與內涵、演技、選角與人本情境都非常傑出的作品!! !
讓人體會到電影果然是一種藝術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