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從偵探懸疑氛圍的筆觸出發,繼而引導出一個愛書人對書的激情與疾病,闡述書與讀者的命運交替影響的奧秘,引人入勝。」
馬德里《理性報》書評
§ 閱讀之旅的目的
卡斯洛是一個瘋狂的藏書人,他的屋子裡滿滿的被書佔據。他的藏書有自己的一套哲學:莎士比亞不可與馬婁並列,因為兩人互控抄襲。馬奎斯和尤薩也必須分開,傳說兩人有瑜亮情節。德布西的音樂配波特萊爾的詩。電燈發明之前十九世紀的小說,需就著燭光來讀。也許這種怪癖看似矯柔做作,但事實上這種效應是有的。一篇不好的散文,搭配一曲美妙的音樂演奏,可以粉飾那篇散文,使它顯得比原來的品質更好。若嚐試用燭光去照一幅油畫,那會是一幅新圖畫,因為「陰影也有生命」。當圖畫本身顏料所畫出的光暈和房間所在的光線漸漸無差時,疆界消失,圖畫的框架延伸,你走入了一個新的世界。
書是時光機和任意門的綜合體,閱讀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行。讀者窮極一生進行這個跑不完的旅程,目的就在於建構自己所知的世界。「我們先是依循某些主題收藏,一段時間後,人們就會開始解釋定義這個世界了。」(p.64) 閱讀的目的就在閱讀本身、觀影的目的亦同。看看一些出版社規劃書系的小標語:
左岸出版社,「座標」書系 : 因為閱讀,我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遠流出版社,「綠蠹魚 read it」書系:
「綠」生意盎然,生生不息;「蠹魚」藏身冊頁,優遊書海。
read it,為的不僅是「知識的力量」,更為如今已少有人想念的,「閱讀的樂趣」。
為了樂趣而閱讀的綠蠹魚!
每拿到一本書,輕輕摩娑書皮,翻閱。假若閱畢結果令人滿意,裡裡外外,這本書會被憐愛的再仔細審視一番,任何一點小小墨漬都不放過。所以一個書系如果能讓讀者將其「書系精神標語」看入心底,那也說明這本書成功了--不管它定義的閱讀目的是什麼。
而《紙房子裡的人》就是綠蠹魚 read it 的這麼一本好書!
§ 愛書人的癡情與疾病
「很多時候要從一本書中解脫,遠比獲得一本書還要難。人和書被一種需要和遺忘的協商相互依附,書好似我們生命中永不復的某一片刻見證人,一旦它一直保留在那兒,我們便有依存的感覺,認為它是我們的一部份。」(p.38) 如前面一個主題所言,愛書人描繪旅行的路線以認識世界,保留旅行的痕跡以珍藏人生記憶,漸漸的將他碉堡的牆壁用書架填滿,蓋了自己的紙房子。
會將網誌名選用「象牙塔瞭望台」,一方面是自嘲酸丁學者的與世隔離、百無一用;另方面也是取瞭望世界的期許。再者高塔藏書對我來說一直是種浪漫的想像,而在那之中,朋友與網路一直都被意象化成「窗戶」。果然我也有紙房子,只不過沒本書的瘋狂藏書家主角建造得那麼勤而已。(笑)
卡斯洛有他的藏書哲學,關於書籍分類索引他更有自己獨特的一套。他將所有錢財與時間投入書堆,他甚至會在飯桌上和《吉訶德》共飲。 惟書是他的後宮臣民,他也是書的俘虜。書櫃在家裡不斷的擴展殖民地,他試圖駕馭龐大的藏書,物理方面需要的是金錢,精神方面,則需要他精心製作、長年累積下來的龐大索書目。那是他人生記憶的次序,也是閱讀解碼的索引。兩萬冊多的藏書寫滿了評論與眉批,如此蓋成的紙房子,解碼非需要「系統的記憶」不可。
如他遺失了他的索書目櫃呢?
滿室典籍,一無可解。 此人的故事到此已經完了。
這種事真的發生了! 一把火將這個藏書人的夢想燒成灰燼。事實上很幸運的,那次小火災只燒掉放索書目的目錄卡櫃檯而已。但徒留下一室典籍、從此無言的臣民陰森森的和藏書家對視。他朋友說的是! 卡斯洛的故事已經完了。
§ 書的危險性
「他用一本又一本的書,在大西洋的沙洲上築起紙房子,將自己困在其中」(封面)
適逢經濟絕境又遭遇火災大難,卡斯洛無力維持他的國度,駕馭他的臣民。最後半瘋狂的藏書家將房子賣掉,將他的書帶到大西洋的沙洲上,蓋......一棟書屋! 我說得夠清楚嗎? 雖然驚悚但也得說明白。他將水泥抹在書上,用書當磚塊,請人蓋了一棟小小的紙房子,為他遮風擋雨...
這件事讓人驚懼又著迷。這本書也就短短的140頁,相較於坊間許多磚頭書,它真是用字精練優美、意境迷離深遠。它描述許多絕版書、文學名著、價值不斐的全套大師作品,一本本被水泥糊爛,房子塌後被海水沖刷、埋在沙堆中,像船難過後終會顯露的浮屍,有種不忍卒睹的褻瀆感..!
閱讀的危險在於紙房子即火宅,它會影響與改變一個人。這本書裡面的書,無論哪一方面的敘述,都讓我覺得它們是「活著的」。書與讀者的命運交替影響、穿越宇宙四方、縱橫古往今來,書雖只是一堆印了油墨的紙,但它可以是無價之寶。其價值難以用物質估計,卻往往又會使人忘了它的組成其實很脆弱,經不起水火無情。現今卡斯洛讓「世界文學以一種骯髒破爛的方式在沙洲呼嚎」(p.120),給人的驚懼禁忌和殺人是類似的...
對哪一個瘋狂的藏書家來說不是如此? 書好像有生命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同「綠蠹魚 read it」的書系標語「我們都是為了樂趣而閱讀的綠蠹魚!」
這本書,甚至可以說我很萌。(笑)
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筆法,探討主題是「愛書人的激情與疾病」,內容牽涉語意學、哲學、個人心靈層次議題。文字精練、文筆優美、故事意涵別出心裁,還對小說文本做形而上的美學與文學反思。書中插畫像繪本般簡潔又富含寓意,和文字發酵成令人熏醉迷幻的烈酒。
閱讀的旅途中若有啟蒙的里程碑,對我來說這就算一本。它像《失戀讀書會》是開啟視野的好書,以後還有延伸閱讀等著去看。只是我大概不會像卡斯洛那麼勤勞、有效率、有時間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