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有捏)



人類被外來高等智慧生物攻擊!
敵人樣貌?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破碎的童年、受壓迫者的忿怒、幼稚的戀情、茫目的未來

理所當然的
破碎的結果

這是一部美國公路殺人魔、女同鴛鴦大盜的紀錄片式電影。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前言:
自踏入腐國後一直困擾我的問題今日終於得解!
前陣子吧..想看看于晴的古代文,正確來說是想看背景為古代、寫得好的文章。
結果看了差點看不下去,自問為什麼會這樣...?
後來在往新竹的火車上突然就想通了這個十年疑問,豁然頓悟!
一路上像個怪人般寫滿整面B4的筆記,拼命把思緒記錄下來 ,整理起來就是下文。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1. 這是一本很棒的哲學入門書
怎樣棒呢? 之前我有一本伯特蘭‧羅素的《西洋哲學史》,
不是磚頭書,也圖文並茂,講得也是中文,但我硬是看不懂,撐到柏拉圖就放棄了。
結果現在看了蘇菲的世界以後再回頭看這本,簡直像戴上夜視鏡一樣豁然開朗,摧枯拉朽。
喬斯坦‧賈德,你真是太神奇了!!      <--購物頻道..?

2. 這是個超有趣的故事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特好看的!



另一張海報。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永劫回歸

尼采提出的概念,意為:
試想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刻、每一次選擇所做的決定,都會在永恆中進行無限的重複,不得更改,這就是永劫回歸。
這代表什麼? 選擇的重量。用在個人中就是「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覺悟力」。
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在永恆中不斷的再經歷,所以,我是否做了不會後悔的選擇?
當然這有一個問題存在,那就是人生只有一次,無從比較起,
如何檢驗這個選擇是正確的?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字之於小說的關係,
是像磚塊之於磚房--物料堆砌成成品?
或是像葡萄之於釀酒,是一種擠壓、變質、發酵的過程呢?

不要小看文字,倉頡造字之時「天雨粟,鬼夜哭」,
文字絕不只是用來流水帳而已。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「從偵探懸疑氛圍的筆觸出發,繼而引導出一個愛書人對書的激情與疾病,闡述書與讀者的命運交替影響的奧秘,引人入勝。」
馬德里《理性報》書評

§ 閱讀之旅的目的
卡斯洛是一個瘋狂的藏書人,他的屋子裡滿滿的被書佔據。他的藏書有自己的一套哲學:莎士比亞不可與馬婁並列,因為兩人互控抄襲。馬奎斯和尤薩也必須分開,傳說兩人有瑜亮情節。德布西的音樂配波特萊爾的詩。電燈發明之前十九世紀的小說,需就著燭光來讀。也許這種怪癖看似矯柔做作,但事實上這種效應是有的。一篇不好的散文,搭配一曲美妙的音樂演奏,可以粉飾那篇散文,使它顯得比原來的品質更好。若嚐試用燭光去照一幅油畫,那會是一幅新圖畫,因為「陰影也有生命」。當圖畫本身顏料所畫出的光暈和房間所在的光線漸漸無差時,疆界消失,圖畫的框架延伸,你走入了一個新的世界。

書是時光機和任意門的綜合體,閱讀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行。讀者窮極一生進行這個跑不完的旅程,目的就在於建構自己所知的世界。「我們先是依循某些主題收藏,一段時間後,人們就會開始解釋定義這個世界了。」(p.64) 閱讀的目的就在閱讀本身、觀影的目的亦同。看看一些出版社規劃書系的小標語:

左岸出版社,「座標」書系 : 因為閱讀,我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God!!!!    !
14集對戒got!
15集開始被人說拌嘴的樣子就像老夫老妻~XD 你們到底在幹嘛啊?  太閃了吧? XDDD

明明Sammy就已經大魔王化,而Dean怎麼樣就是不肯殺他,
好啦那好不容易危機過了,接著這兩兄弟又開始彼此找碴,旅館無聊的拌嘴啊、
叫你音樂關小一點你就說「好啊」然後開更大聲 = =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溫徹斯特兄弟的英姿,先來一張~  (擦口水~嘶)

 
歷劫歸來的湖畔蜜月旅行

 

shrin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